如何提高合同质量
如何提高合同质量
如下提高合同质量:
事先阅读合同文本,对合同的风险进行了解。审核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资质等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
第四百六十三条 本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。
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、变更、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。婚姻、收养、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,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;没有规定的,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。
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,受法律保护。依法成立的合同,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,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合同生效的要件
合同的生效要件为:
1.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,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;
2.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;
3.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的公共利益。
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合同无效。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,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:
(一)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;
(二)意思表示真实;
(三)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。
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
一份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是:
1.双方当事人和标的物的基本信息;
2.标的物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、付款方式、付款时间;
3.交付使用条件和日期;
4.质量标准承诺;
5.标的物配套设施的交付承诺和责任;
6.解决争议的方法;
7.违约责任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四百七十条
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,一般包括下列条款:
(一)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;
(二)标的;
(三)数量;
(四)质量;
(五)价款或者报酬;
(六)履行期限、地点和方式;
(七)违约责任;
(八)解决争议的方法。
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。
合同成立的作用
合同的成立是当事人之间产生权利义务的基础,具有重要的作用:
1.合同的成立旨在解决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。合同成立是合同订立过程的成功结果。如果合同不成立,合同订立失败,不发生具体合同,也就无所谓合同的履行、变更、解除或者终止等问题。
2.合同的成立是认定合同效力的前提条件。只有成立的合同才会发生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。如果合同没有成立,当然也就谈不上合同的效力。
3.合同的成立是区分合同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的根本标志。合同订立过程中,因一方当事人的过失致使合同不成立即订约失败,造成他方损失的,过失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,但因合同关系尚不存在,这种赔偿责任只能属于缔约过失责任。只有在合同成立后,因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,一方违反合同的,才会发生合同的违约责任。
有效合同与生效合同的区别
有效合同与生效合同的区别在判断标准和法律后果上是不一样。找法网提醒你,合同生效的,该合同一定是有效合同,但是合同有效的该合同未必生效。
1.在判断标准上,判断合同生效主要依据合同是否达成双方约定的使合同生效的情形。但是合同有效主要依据双方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,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范与公序良俗。
2.在法律结果上,合同缺少有效的条件的,可以变成效力待定合同、无效合同或者是可变更撤销合同。合同缺少生效要件的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,仅仅是合同未生效而已。